昔日茶马古道 今日再现活力
qz
2025-04-05 18:56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性调整,从低端向高端、从传统向新技术的转变,在用电量上的反映将愈发明显。
在以电量为主要矛盾的计划经济时期,抽蓄独有的填谷特性不可能与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联系起来。现在地方各自为政,GDP、民生、社会等问题阻碍电力系统优化。
全国电力体系运行的总体不经济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模式在运行上可以最充分地发挥抽蓄在系统中的作用,但在开发模式上却形成了封闭状态。业内寄希望2014年《关于完善抽蓄电站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制定更多实施细则,但政策方面已无法再拟定细化。但目前我国的电价制定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性电价体系(非市场定价),政策电价机制的偏向性难以避免。其后15年,是我国电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全国电力总装机由2002年底的3.75亿千瓦发展到目前的17.7亿千瓦。
但由于全国电力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形成的电力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抽蓄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不足2%,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性电价体系是企业发展抽蓄的最大障碍。全年市场化电量达到2.1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3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2018年电力改革总体可以用深水前行、波澜不惊来评述。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将对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各省区市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鼓励按照非电网企业资本占股50%左右。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的运行,将会使以电力市场建设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是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确定了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125个项目,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正在申报之中。
展望2019年的电力体制改革,它总的趋势是继续沿着中发9号文确定的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框架,继续推进。在中发9号文指引下,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在增量配电改革、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年01期,作者系中国能源研究会电力改革30人论坛主任委员。市场化因素将在电力系统中占具更重要的地位,电力系统将更富有效率和活力。2016年市场化电量19%,2017年26%,2018年达到30%,2019年市场化电量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同意西藏自治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本轮电力体制改革在中国大陆地区实现全覆盖。
2019年是省级输配电价调整年,省级输配电价的结构将会更为合理。三是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进。三是改革汇聚了广泛的力量,调动了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电力系统竞争性业务的积极性,在实体经济下行环境下广大工商业用户获得了改革红利,无论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都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赞同改革。2019年将在2018年工作基础上,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增量配电改革进一步深化。
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现场会,南方(以广东起步)及甘肃、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启动。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在完成资产评估备案基础上,规范履行国有资产转让审批程序,尽快完成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
展望2019年的电力体制改革,它总的趋势是继续沿着中发9号文确定的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框架,继续推进。在中发9号文指引下,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在增量配电改革、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
在2018年南方(以广东起步)及甘肃、山西现货市场试运行启动的基础上,首批8个试点地区余下的5家将会按要求在2019年年中启动试运行。2019年是省级输配电价调整年,省级输配电价的结构将会更为合理。全年市场化电量达到2.1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3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输配电价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陆续核定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5大区域电网首个监管周期的两部制输配电价水平,以及24条跨省跨区专项输电工程输电价格。三是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进。二是现货市场建设试点进入启动运行阶段。
2018年电力改革总体可以用深水前行、波澜不惊来评述。四是输配电价改革将进入省级输配电价改革阶段。
主动配合各省及政府部门落实好省级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实施方案,探索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运行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交易机构运作水平和服务能力。2016年市场化电量19%,2017年26%,2018年达到30%,2019年市场化电量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是本轮改革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动下,按照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框架,各司局按照职能分工,多点发力,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现场会,南方(以广东起步)及甘肃、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启动。
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在完成资产评估备案基础上,规范履行国有资产转让审批程序,尽快完成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三是改革汇聚了广泛的力量,调动了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电力系统竞争性业务的积极性,在实体经济下行环境下广大工商业用户获得了改革红利,无论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都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赞同改革。五是市场化电量进一步扩大。同意西藏自治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本轮电力体制改革在中国大陆地区实现全覆盖。
2019年将在2018年工作基础上,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增量配电改革进一步深化。是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确定了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125个项目,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正在申报之中。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年01期,作者系中国能源研究会电力改革30人论坛主任委员。市场化因素将在电力系统中占具更重要的地位,电力系统将更富有效率和活力。
在局部地区将得到突破,以局部率先突破将带动全国增量配电改革深化发展,以增量配电改革产生的活力带动电力系统存量配电业务效率提升、服务改进。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将对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各省区市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鼓励按照非电网企业资本占股50%左右。
回顾2018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继续按照中发9号文精神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在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后,在发端于10年前的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的运行,将会使以电力市场建设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上升到一个新阶段。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放开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4个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全电量参与交易。四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遇到一些困难、波折是正常的,但改革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浩浩荡荡,不断前行
未来储能将成为需求响应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各类储能资源的应用需要良好的商业机制支持。2018年7月27日12时30分至13时30分,为缓解持续高温带来的电网短时运行压力,河南省在郑州、驻马店、信阳、兰考四个市县成功实施了首次电力需求响应,响应时段实现负荷降低12.54万千瓦,利用经济手段激励用户自愿错峰避峰,增加电网柔性调峰能力,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2018年河南夏季需求响应对完成负荷削减的试点地区用电用户,每次每千瓦补贴12元或18元。上海8月份实施的削峰需求响应则正值台风温比亚影响期间,此次需求响应的实施成为上海构建特大城市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内容。
非工业空调负荷通常采用短时中断的形式,即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完成响应。竞价模式允许用户在特定范围内,根据自身用电特点合理选择补偿价格,改变了所有用户补偿价格一刀切的模式,有助于完善需求侧资源定价体系,更有利于发挥价格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用户参与响应的积极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机制完善仍是电力市场建设重点近期,中电联发布《2018年4季度全国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分析》显示,2018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含发电权交易电量、不含抽水蓄能低谷抽水交易电量等特殊交易电量)合计为206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0.2%,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市场交易电量占电网企业销售电量比重为37.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非现货交易市场中,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到期货市场上购买动力煤合约实现对冲,或者可以规避燃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207家电力用户达成低谷需求响应576372千瓦,统一出清价格30元/千瓦。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少纳税支出,将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引导企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增强企业长期投入科技研发的能力,为企业增添活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回顾上月,1月份,上海全社会用电量148.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